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

熱情點擊之謎

六年前開了一個blog《區聞海小記》,那是梁唐角逐特首、報章深挖唐家大宅僭建左右大局的時節,社會氛圍令我感覺陌生,在《明報》副刊寫了二十多年的《大夫小記》專欄也有疲態,下筆呆滯,就做自由人改寫網誌。勤快地寫了四年,又呆滯了,現在用作轉貼在這兒和別處的專欄文章,多謝讀者依舊來訪。
在報章寫專欄像開地舖,人流很多;寫網誌博客像樓上書店,日常冷清要等人專程摸上門。專欄文章總有一萬幾千人閱讀吧?網誌如果每篇有一百幾十次點擊已經不俗,如果招徠到幾百讀者可算熱鬧,更罕有地,一篇文章上千次點擊,簡直神奇,一年可能只發生一次。
熱情點擊是怎樣發生的呢?這在我一直是個謎。本篇插圖是我的文章點擊排行榜,請一起參詳,有沒有可以掌握的規律?第七、第八位可能不在參詳之列,一篇借區樂民起題,一篇借沈旭暉落筆,讀者可能只是他們的粉絲,並非文章本身高質素。
第五位〈沒有重傷〉寫在2014年七一遊行之後,當日「預演佔中」,我在醫管局管重大事故控制中心,同事通宵監察事件,最後警方清場沒有暴力,無人重傷,大家鬆一口氣。整個事件只有零星衝突輕傷,亦有人是暑熱中不適給送往急症室,都屬輕微個案。我寫時頗有些感想,說這種在大型集會的整體上的各方自我節制,真是得來不易,是香港要珍重的東西。文章多點擊,因為這是不平常的時刻不平靜的社會?
第三位令我莫名其妙,那只是貼出一張文革批鬥豐子愷的宣傳海報,加上感言,只有64個字,卻有許多讀者。
第二位〈幽默面對死亡〉是引述醫管局周年研討會的主講嘉賓,有調查訪問病情已屆末期的病人,發現他們在剩下幾個月生命時,除了希望控制病痛和維持尊嚴,最想見到身邊的醫護人員和家人保持幽默感。我找了一些有幽默感的墓誌銘,讀者有共鳴。好死真是港人普遍的心底願望?
一躍而上榜首的是去年底轉載自本欄的一篇〈關懷,還是自保?〉文章盼望香港不要因為防禦式醫療而丟失醫護關懷,寫時覺得「老餅」,為何有熱情點擊?真摸不著頭腦。
原載 《信報》「醫三百」專欄,2018127日。



1 則留言:

方潤 提到...

統計頁面裡有流量來源的分析,可以看看由哪裡來。可惜的是這裡的分析沒有外頭那些counter那麼細緻(更可惜的是那些counter已用不到。)